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MPA教育- 新闻动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P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暨国际公共政策论坛成功举办

2013年11月3日上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P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暨国际公共政策论坛在行政楼222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党委王玲书记出席并为受聘导师颁发证书。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彭向刚,10余名校外导师和部分校内老师、2012级和2013级MPA研究生参加本次活动。

首先进行的是MP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校党委王玲书记致辞,对到场嘉宾、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玲指出,MPA教育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以及国际化色彩浓等四大特点,聘请校外导师正是学校意识到了MPA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她强调,MPA校外导师的聘任适应了高校人才培养中教学方法改革与师资队伍改革的要求,来自各政府部门的校外导师能够给MPA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的三项难题,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脱节、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相脱节,也是公共管理学院MPA人才培养需要克服的首要难题。为了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真正提升MPA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王玲书记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导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这是第一位的;二是精心备课、用心点播,希望校外导师能把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带到课堂上,充分挖掘每位MPA研究生的潜能;三是公共管理学院要为导师提供规范的、职业的服务工作,积极搭建校外导师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四是全体同学要尊重实践导师,积极与导师联络,参与校外导师相关实践课题。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彭向刚介绍了到场嘉宾并宣读了本次受聘的MPA校外导师名单。彭向刚表示,学院将不断创造机会让更多校外导师参与MPA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对此次受聘导师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首批聘任的MPA校外导师主要是政府机关的高层领导,包括中央编制办监督检查司司长于宁、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柳拯、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红琼、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办公室副主任狄森、国家公务员局培训与监督管理司处长张仁峰、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等18位公共管理杰出人才。


 

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副主任、现宁夏中卫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新恒代表校外导师发言。万新恒副市长感谢学校对他的信任,并承诺将尽心尽力服务好贸大MPA人才的培养工作。他用“务”“悟”“误”“伍”等关键词表达了对自己从政经历的感想,并希望在座的MPA研究生能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王玲书记为受聘导师一一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聘任仪式由公共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吴承忠主持。

第二项议程是“国际公共政策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中的政府管理创新”。论坛由彭向刚主持,从公共管理的专业属性出发,结合当前国务院综合改革热点问题,简要介绍了论坛主题的由来。各位校外导师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政府管理创新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首先发言,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入手,谈到了当前政府管理面临的几项难题和挑战,包括青年问题、大众权利要求、政府合力形成问题等,并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提出了公共政策动力学的构想。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红琼、国家公务员局培训与监督管理司处长张仁峰、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办公室副主任狄森等导师都做了主题发言,涉及的问题全面广泛,观点新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机构设置问题、组织管理方式问题、人员队伍素质问题、社会宏观政策调整问题、扩大开放问题、文化产业创新与政府监管失灵等问题。


 

最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彭向刚做总结发言。他说道,“你们带来了各部委的最新信息,让我们感觉到国家改革的步伐离我们之近,也体会到各部委改革节奏的紧锣密鼓,同时也给今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前沿的问题。”